作文我与读书题目集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美食家于
李白诗人手抄报
袁枚的头衔有诗人,散文家,文学评论家,美食家。其实,他更不为人所知的是,还是个人生大赢家。为何这么说呢,咱们一起来分别认识下。
1.袁枚是诗人
小学语文课本有一首他的诗《所见》。
《 所见》
牧童骑黄牛,
李白最有名的十首古诗
歌声振林樾。
意欲捕鸣蝉,
忽然闭口立。
这首诗,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快乐天真的画面,透露出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。
还有最著名的那首,也是最具深意的那首,《苔》
《苔》
白日不到处,
青春恰自来。
苔花如米小,
也学牡丹开。
这首诗,浅显易懂,明白如话。描述了小小的植物——苔花,虽然很平凡,虽然毫不起眼,但它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生活,也想学牡丹一样,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。
2.袁枚是散文家
上初中时,学过一篇袁枚写的文章《黄生借书说》,文中有一金句,广为流传:书非借不能读也。
袁枚用此文激励青年人珍惜书籍,勤奋苦读,读书必专,归书必速。
文中的黄生的真实姓名叫黄允修,是袁枚的弟子,后客死他乡,临终前嘱咐家人,一定要把他葬在袁枚的随园旁边,他说:生执一经为弟子,死营孤冢傍先生。可见,黄生至死也难忘恩师情。
3.袁枚是文学评论家
袁枚倡导"性灵说",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,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,表达真情实感,他认为,诗歌的本质是人的感情的自然流露。李白出生地是现在的哪里
这种"性情之外本无诗"的思想,直到今天,也倍受诗歌爱好者的推崇。
袁枚文采出众,与赵翼,蒋士铨合称"乾嘉三大家",与赵翼,张问陶并称"性灵派三大家",还与直隶总督同时也是大学士的纪晓岚齐名,时称"南袁北纪"。
4.袁枚是生活家
李白诗古诗文网(1178首全)
袁枚人生顺遂,基本没经历过什么大的波折。少时,既聪明,又勤奋,学习成绩极佳,一路科考,连连高中,秀才,举人,进士全都榜上有名。
乾隆四年(1739年),袁枚中进士,授翰林院庶吉士,后因满文不行,被外调做地方小官。先后任溧水,沭阳,江宁县令,为官勤政,颇有声望。
但袁枚看不惯官场上的勾心斗角,也厌烦了违心应酬,曲意逢迎,在正值壮年的时候,毅然辞官归乡,开始了以自己喜欢的方式,无牵无挂地过日子。
袁枚在任江宁县令时,买下南京小仓山下的一处园子,取名"随园",自称随园主人,据说它曾是曹雪芹曹家工作,居住过的江宁织造园,也是《红楼梦》中大观园的原型。
随后,他就在随园里读书写诗,不问世事。专心过自己的小生活,小日子。
在这里,他曾写出《秋夜杂诗》:一日不读书,如作负心事。一书读未竟,如逢大军至。
还有《杂兴诗》,描写随园景致:李白出生地是现在的哪里造屋不嫌小,开池不嫌多。屋小不遮山,池多不妨荷。游鱼长一尺,白日跳清波。知我爱荷花,未敢张网罗。
5.袁枚是美食家
史上著名的吃货,排名第一的就是袁枚,他纵横美食界40多年,将自己的吃货经验写成了《随园食单》,此书传入日本后,被称为烹饪圣书,时至今日,厨师们还拿它当教材。
书中详细记录了326种流行的南北菜肴,饭点。吃,在袁枚那里,不只是生存手段,也不只是文化,而是一种信仰的境界,所以,《随园食单》讲的不只是做饭,更是中国人的文化传承、中国式的生活哲学。
6.袁枚是人生大赢家
中国历史上,很多有名的厉害人物、功勋英雄抑或开国大臣,其到最后都没有善终,而且很多都不长寿。一方面看,他们确实建立的功业,实现了人生价值,但是从另一方面看,他们也是人生的输家,本来可以过得更好,但是却最后死于非命,被命运无情的捉弄和戏耍。但袁枚不是,他是真正的人生大赢家。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:
长寿
袁枚无灾无难过一生,健康活到82岁。
富贵
袁枚虽"余幼家贫",但并不是赤贫,不然怎么会有条件读书识字?随着年龄增长,功成名就,衣食无忧,尤其后半生,他在风景如画的随园,著书立说,开餐饮店,办学馆,收入甚丰,社会地位相当尊贵。
健康
袁枚身体健康,七八十岁还游山玩水,他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,个性得以彻底释放,用自己的兴趣,特长,经营一份有声有色的事业,毫无纠结烦恼,内心自然从容安宁。李白出生地是现在的哪里
好德
好德指心性仁善,顺应自然。袁枚建好随园后,不设围墙,任人游赏,随园,随便看,并手书门联:放鹤去寻山鸟客,任人来看四时花。这么做,实现了他"独乐乐不如众乐乐"的人生愿望。
袁枚爱书,借书,读书,藏书,捐书……书,伴随着袁枚的一生。美景与人分享,好书与人共赏,这样的思想境界,可谓好德。
善终
袁枚一生无病无痛至晚年,最后以82岁高龄安详离世,寿终正寝。
以上这5条,足以说明袁枚是个不折不扣的人生大赢家。
唐朝李白诗文
读后感 |